在中國科技中心深圳的午餐時間,工人們經常排隊從手推車上購買蒸餃和冷凍甜點,但小販隨時可能突然離開,以免被當地執法人員抓到。
“我很害怕被抓到,”一位姓姚的小販說,他通常在以電子工廠聞名的寶安區經營。
如果被城市管理人員抓到,姚可能面臨數千元的罰款,並被沒收她的購物車,這被稱為出售一種在中國很受歡迎的冰凍果凍。
多年來,市政官員驅趕小販以清理曾是中國許多城市特色的路邊攤,但是否應該允許像姚明這樣的人經營仍然是決策者內部爭論的問題。
前總理李克強在 2020 年冠狀病毒疫情迅速蔓延的中國肆虐時提倡所謂的地攤經濟,宣稱小販是像姚這樣的人在經濟低迷時期謀生的重要方式,但並非所有城市和各省紛紛效仿。
北京堅持不允許小販在首都經營,街道必須保持整潔有序。
在北京日報 2 月發表的一篇文章中,市政府明確表示,所有廣告、在其場所附近有許可證的商家以及商店在街道上的展示都必須受到監管,並補充說,攤位最終會影響“外觀”。城市”。
但過去幾個月,包括上海和深圳在內的一些大城市似乎逆勢而上,因為中國領導人正在努力在重新開放和就業市場改善後實現穩健的經濟復蘇,其中約 20% 的年輕人人們失業了。
周二,市政府旗下的一份報紙《深圳特區日報》宣布,從 9 月初起,街頭小販將被允許在該市指定區域經營。
去年從湖南省中部搬到南方城市的農民工姚女士很快就可以在顧客較多的中心地區自由工作,而不必擔心被罰款或拉走她的購物車。
能夠在街上賣東西對 51 歲的餐館老板羅的收入也至關重要,她努力賺到足夠的早餐來支付她 13,000 元(1,881 美元)的月租金。
為了貼補收入,羅在附近前海區的酒吧外賣炒面。
羅向饑腸轆轆的酒吧常客(主要是年輕人和建築工人)出售街頭食品,每月可以賺到 10,000 元。
“在市中心,尤其是年輕人聚集的酒吧區,擺攤有很多優勢。他們喝醉了,就喜歡花錢,”羅說。
不過,羅對小販很快將被允許合法重返街頭的消息持謹慎態度。
在執行街頭小販禁令的過程中,中國各地的地方執法人員與小販之間發生了沖突,在某些情況下,爭端導致死亡和重傷。
2013年,湖南省一名西瓜攤販與西瓜發生沖突不治身亡,2014年,浙江省5名執法人員在執行公務時遭到當地居民毆打。
但羅說,她可以通過專註於在中央商務區出售街頭食品賺取更多收入,並且已經在考慮將她的餐廳搬到更便宜的地方。
深圳特區報報道稱,部分市人大常委會委員支持解禁,因為這不僅有利於“恢復經濟、促進消費增長,也順應民生需要”。 ,體現了城市的包容性”。
該報還承認,有關部門的“智慧”將通過他們對街頭攤位和其他陳設的處理來檢驗。
總部位於倫敦的研究公司 TS Lombard 的中國和亞洲研究主管羅裏·格林 (Rory Green) 表示,這種大轉彎反映出人們更加重視經濟增長和消費,而不是當地居民和企業的擔憂。
“地方政府面臨著巨大的刺激消費壓力,這對他們來說是一項相對容易實施的政策,”格林說。
“就業壓力依然較大。這些企業資本密集度低,易於設立,能夠快速創造就業和吸納失業農民工。”
上周,政治局重申其重點是增加家庭收入、改善消費環境和提振商業信心,而不是直接的財政刺激。
官方很難衡量中國地攤經濟的實際規模,因為並非所有小販都需要註冊為企業。
市場監管總局數據顯示,截至1月底,我國市場主體1.7億戶。
個體工商戶約1.14億戶,約占市場主體總數的三分之二,從業人員近3億人。
但格林表示,雖然該政策適合中國在疫情後的復蘇,因為許多中小型企業已經倒閉,但不太可能大幅增加潛在的消費者支出。
“簡單地說,花在街頭小販身上的錢不會花在經濟的其他地方,”格林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