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拼多多被谷歌检出恶意程序,继而从谷歌应用商店下架。
本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没想到今天据报道称俄罗斯知名的反病毒软件——卡巴斯基,也检测到拼多多部分版本含有恶意代码。
不但检测到,卡巴斯基还把攻击手机系统的相关恶意程序和架构公布了出来。
这就直接说明许多用户的糟糕体验感事出有因,完全应该引起相关监管部门的重视,继而真正保护用户的权益。
按我的想法,连着两家独立机构都认定如此,那么相关单位应该尽快规范这类APP恶意攻击手机的行为。
但今天突爆两个重大消息,风向极其明确,在这个前提下相关单位还会不会主动规范各大平台的恶意程序,更显不确定。
第一个重傍消息,国家网信办:严厉打击恶意损害企业和企业家形象声誉违法违规行为。
时间上实在是有点太巧,马云在外流连日久刚爆出回国,网信办就发布将严厉打击恶意损害企业和企业家形象声誉的行为,要说没点关联怕是很难让人相信。
但是,有一说一,网信办发出这个信号,那些打着爱国旗号积极否定民营经济的大V,现在怕是坐立难安了。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个人被网曝,有人年纪轻轻因此殒命,有人受不了精神崩溃抑郁;企业和企业主被网曝,往往就得面临亏损、裁员、倒闭的风险,再不济也会被骂上风口浪尖。
为一己之私煽动网曝,人在做天在看,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脱离当时时代背景捏造事实、主观臆断、歪曲解读,诱导网友恶意攻击一些企业和企业家,这种行为早就应该成为严厉打击的对象。
为什么要打击?
道理非常简单,一个企业能够吸纳成千上万就业,成千上万背后就是成千上万个家庭,但有人凭着嘴皮子就让能让这些人失业、失去生活来源。
孰轻孰重,很好区分。
而且,搞臭知名企业,成为自己成名的踏脚石和见不得人的投名状,关键还不走正常的路子,反而恶意煽动无数无辜的网友去充当打手。
说句不好听的,其行可耻,其心当诛。
网信办的“清朗”行动姗姗来迟,但愿亡羊补牢,有时未晚。
以前总是说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但事实上有太多的造谣和主观臆断是没有受到惩罚的!
这也造成很多人直观认为网络擦边违法成本极低,再加上语言上的刻意掩饰,更难找到严格意义上的捏造证据。
就像很多爱带节奏的自媒体最喜欢一系列反问,不给观众思考时间,直接把观众的思路诱导到他想表达的方向,迅速形成火爆效应。
你觉得他说了什么,我也觉得他说了什么,但实际上他什么也没说。
因为当你去找证据就会发现,对方没留下任何语言文字把柄,因为他/她一直在反问、反问、反问,质疑、质疑、质疑,美其名曰“难道反问和质疑的权利都没有吗?”
一连串的质疑和反问套路,结合特定语气就能达成他们想要的煽动效果。
断章取义更是拿手好戏,挑刺嘛,谁不会,只要放弃底线,再小的“刺”也能上升到国仇家恨的高度,让对方被网曝、被千万人唾骂。
回顾过去几年,类似现象太多,有的为了卖药,有的为了圈粉获流量,还有的或是有意者推出的舆论“打手”。
之前这些恶劣行径最多也只是被封几天号,出来照样接着造。
现在不行了!
网信办将从三个方面治理:
其一,依法依规及时处置捏造事实、主观臆断、歪曲解读、恶意关联、蓄意炒作和翻炒旧闻,六大类虚假不实信息。
其二,依法依规处置网上涉企业家的六大类侵权信息,包括泄露个人隐私、诋毁侮辱谩骂、虚构私生活话题、关联炒作负面新闻、捏造违法犯罪事实、违规使用姓名肖像等。
其三,严厉打击网上恶意损害企业和企业家形象声誉,甚至从中牟取非法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
马云回来,给无数观望者吃了颗定心丸,网信办的这一剂“勐药祛疴”无疑是给了民营经济明确的舆论保障。
第二个重傍消息,海南:对民营企业家涉桉人员能不捕的不捕...
海南印发《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到要营造公平公正法治环境。
具体措施有:
开展涉民营企业桉件立桉监督和羁押必要性审查专项行动,甄别纠正侵犯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桉件;
贯彻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对民营企业家涉桉人员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诉的不诉、能不判实刑的不判实刑,能不继续羁押的及时予以释放或变更强制措施。
简而言之,全面推行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从轻、减轻或不予行政处罚。
相关政策以前有没有?其实顶层设计上一直存在,但如此直白措辞的释放宽松,过于罕见!
好似从习惯了被严加管教,到突然撤去一切束缚,感觉突然连路都不会走了。
缓过神来捋一捋,马云回国,网信办严打恶意损害企业和企业家形象声誉,海南“能不捕的不捕”。
短短一两天,民营经济的重要程度呈火箭飞升,这信号太明确了!
其一,拼经济或已到了千钧一发的时刻,必须抓紧,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其二,就业形势或已到达一个“警戒线”,必须得尽快创造足够就业岗位。
其三,缺乏底层购买力,给再多的政策放再多的水,作为支柱的房地产和消费也极其缺乏动力。
看似意外实际一点都不意外。
毕竟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和80%以上的就业啊!
这种体量,哪怕失去十分之一,也必将导致无数人失业。
在这个大前提下,像或存恶意程序的拼多多,哪怕监管要对其规范也必然会相当温和,不会大刀阔斧,更不会影响其经营。
这大概率是当前对待民营企业的宏观策略,即尽可能的松绑。
2023年马上过去四分之一,增加就业时不我待,连上海都在到处设置夜市摊位。
与其说拼经济是今年的主题,倒不如说“稳”定才是第一位的!
稳的前提支撑是就业处于稳定向上水平,继而经济基本盘才能企稳。
国企容量的波动相对较小,最大的变量就压在民营企业身上。
任务很艰巨,但政策给足!
对民企来说,这既是春天,同时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